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互聯(lián)網是社會發(fā)展的新引擎,也是國際競爭的新高地;信息技術為人們帶來便利,也伴隨著不少隱患:核心技術缺乏優(yōu)勢、網絡詐騙大案時有發(fā)生、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狀況堪憂、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亟待提高……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fā)展的前提,發(fā)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fā)展要同步推進?!绷暯娇倳浽诙啻沃v話中反復強調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早在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將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皼]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論斷,為之后一個時期的網絡安全建設各項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在一年前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網絡安全作出指示,以更為豐富和精辟的論述,為網絡安全工作指明方向:
“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理念決定行動”;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
“加快提高網絡管理水平,加快增強網絡空間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網絡信息技術推進社會治理,加快提升我國對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和規(guī)則制定權,朝著建設網絡強國目標不懈努力”;
……
方向已定,號角吹響,各方正努力鑄就“牢不可破”的網絡安全防線。
——治網之道,法治為上。
2016年11月7日,我國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高票獲得通過,并將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實施。
——興網之道,標準為先。
2016年8月,中央網信辦、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網絡安全審查、大數(shù)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新一代通信網絡安全、互聯(lián)網電視終端產品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共享等領域的標準研究和制定工作,統(tǒng)一權威的國家信息標準工作機制得以確立。
——強網之道,人才為重。
人才是網信安全的第一資源。2016年6月,中央網信辦、發(fā)改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的意見》,推動開展網絡安全學科專業(yè)和院系建設,創(chuàng)新網絡安全人才培養(yǎng)機制等。同年9月,我國首次評選表彰“網絡安全杰出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獲此殊榮。
——安網之道,人民為本。
在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的活動中,廣大公眾近距離接觸“全浸沒式液冷服務器”等大批網絡安全領域的“國之重器”,在互動體驗中提升網絡安全意識?!熬S護網絡安全需要讓每個人都成為參與者,不當旁觀者,打擊網絡電信詐騙需要發(fā)動‘人民戰(zhàn)爭’?!?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深有感觸。
面向2030,“網絡空間安全”已被國家確立為電子信息領域的4個重大項目之一;“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在多所大學落地,第一批學生正在為建設網絡強國、維護網絡安全而日夜苦讀;規(guī)劃面積40平方公里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chuàng)新基地”已落戶武漢,產學研一體化的“中國網絡安全谷”不再停留于紙面……一個安全的國家網絡空間,正在逐步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