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是人腦的弱項、電腦的強項。精準抓建,要善于借助信息化建設提高質量效益
“軟件直播”“點贊刷屏”……當基層逐漸冒尖的新問題都跟“網絡”搭上邊的時候,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吳士慶隱隱感覺到壓力:五花八門的問題背后代表著千奇百怪的想法。如今,基層被這張“網”纏住的時候,該如何抓建?
該旅在一次專題教育中,組織干部到地方一家大型企業(yè)參觀,該企業(yè)運用信息技術實施精細化、集約化、規(guī)范化管理的新景觀,給旅黨委一班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參觀歸來,他們不約而同地思索:面對新體制新編制新職能,抓建基層如何才能事半功倍?
在外培訓學習了半年后回到部隊,令一名排長想不到的是,旅里的“戰(zhàn)神網?!本W絡學習平臺和他“過不去”。
半年培訓期間,他沒有參加專題教育學習,平臺提示他要從頭開始補課。
不補行不行?平臺不同意。
為有效掌握學習進度,該學習平臺的監(jiān)控系統可實時掌握每個人的學習計劃、閱讀書目、心得體會和參加專題補課及考試等情況。補課伊始,這名排長快速拖動鼠標,想快速瀏覽視頻課件,不想平臺溫馨提示:此路不通。
利用智能網絡平臺解決基層官兵學習效果難評估的問題,就是該旅開設“戰(zhàn)神網?!钡某踔?。
該旅領導說,對因工學矛盾沒有參加集體學習的基層干部,登錄智能補課模塊,可通過網上視頻錄像進行補課。為防止讀書蜻蜓點水,平臺將電子書的翻頁時間設定在2分鐘。系統還可實時監(jiān)控每本書讀了沒有、讀了多少頁,防止讀書學習走過場。
精準是人腦的弱項、電腦的強項。精準抓建,要善于借助信息化建設提高質量效益。也正因此,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要求各級從轉變觀念入手,適應信息社會發(fā)展趨勢,引領基層建設信息化轉型。
基于這一認識,他們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信息練兵,將訓練對象從單兵單裝向平臺系統拓展、訓練重點從專業(yè)基礎向體系融合深化,依托“一張網”“一幅圖”組織指揮訓練,與步兵、裝甲兵、防空兵等各個兵種進行協同或對抗訓練;信息運用,研發(fā)“火紅旗幟”手機APP、開設“慕課”平臺,延伸課堂教學,滿足個人成才需求;信息服務,給基層配發(fā)基層信息視窗,開發(fā)信息發(fā)布、查詢資料、瀏覽網頁、學習教育和文化娛樂等功能。
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領導說,推廣運用這些信息化建設成果,目的只有一個,讓基層建設駛入“快車道”,切實提高抓建基層的質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