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明斯克4月29日電(記者陳俊鋒)俄羅斯總統普京、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29日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歐亞經濟委員會最高理事會會議。
本次峰會主要就2015年1月啟動俄白哈三國歐亞經濟聯盟,以及吸收亞美尼亞加入俄白哈三國關稅同盟和統一經濟空間的路線圖問題進行了討論。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鑒于各方分歧依然存在,5月底能否如期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仍存不確定因素。
存分歧
按計劃,俄、白、哈三國將于今年5月底在哈首都阿斯塔納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因此本次峰會意義重大。會上,三國總統擱置爭議,力求在敏感問題上統一立場。
會談中,盧卡申科說,建立歐亞經濟聯盟的前提是取消一切貿易壁壘和限制,其中包括能源領域,讓商品在聯盟內部完全自由流動。普京在發(fā)言時呼吁各方尋求妥協方案。而納扎爾巴耶夫態(tài)度最為樂觀,指出各方能夠按照預先設定的時間表簽署歐亞經濟聯盟條約。
目前,俄白哈三國建立歐亞經濟聯盟的主要分歧集中在針對石油天然氣、石化產品、農產品出口補貼、醫(yī)藥和醫(yī)療器械、煙草以及酒類等商品的市場限制問題上。歐亞經濟委員會聯席會議主席赫里斯堅科說,至今為止,各方還沒有完全達成一致,存在沒有解決的問題,最突出的矛盾是在能源領域。
俄不急于取消油氣市場的限制,提出了一個5至10年過渡期的方案,因為據俄財政部計算,如果將這些限制取消,俄每年將減少300億美元收入。然而,這一提議遭到白方反對。此外,哈酒類產量大,但俄白兩國對本國酒類市場的保護使哈酒類產品難以大規(guī)模出口到這兩國,所以哈要求俄白開放酒類市場。
盡管矛盾不少,但三國也達成了一定共識。三國總統均認為,應按時簽訂歐亞經濟聯盟條約,并按時啟動聯盟。在吸收新成員問題上,三國原則上同意亞美尼亞加入三國關稅同盟和統一經濟空間的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