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出“雄安速度”
總體規(guī)劃出臺前,新區(qū)真正破土動工的建筑,只有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人稱“雄安第一標”。
智能管理系統(tǒng)顯示,7000多人同時在工地上,進行第106天的奮戰(zhàn)。
建設過程中,實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建設速度”。無需談論細節(jié),四個月,這個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項目就能完成。相比之下,比同體量工程施工速度快出2倍左右。
3月22日這天,施工現場一片忙碌,人與人之間相隔一米,說話就要扯著嗓子。這是最后的沖刺階段,建設者們處在最亢奮的階段,20攝氏度的天氣里揮汗如雨。吊臂、腳手架此刻仍然密密麻麻,幾天之內就會全部撤離。
王金輝從第一天就進了工地,整整四個月時間里,只有兩天半外出辦事,春節(jié)期間都未曾休息。
對建造速度,王金輝有一種獨特的熟悉感。近40年前,他的父親作為工程兵,參與了深圳最早的建設,直到復員回到河南商水老家。從小,王金輝聽著深圳的故事長大。去年他聽說了雄安新區(qū),知道這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并參與其中。
“太緊張了,太緊張了?!弊鲞^十幾年工程的王金輝直說。這個項目的任務派下來,“軍令如山,倒排工期,一定要完成任務”。但是,“無論你怎么快,首先需要保證質量,因為他們把質量標準給你明明白白定出來了”。
王金輝和他的百人隊伍,成了工地上一支“突擊隊”,哪里有急難險重任務,他便率隊前往。
當然,“雄安速度”與“深圳速度”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春節(jié)期間通電話時,父親一再囑咐王金輝注意安全。他回憶說,“我告訴他,這個工程的質量要求是我經歷過最高的,強調的除了質量就是安全。施工條件比改革開放初期好多了!”
當下世界
還沒有這樣一座城市
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的,其實是兩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而且一模一樣。
中建三局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設計技術部經理周千帆解釋說,這叫數字孿生園區(qū)。在這個項目建設的同時,現實中建設了什么,空間布局如何,用了什么材料,都會在計算機中同步做出來?!熬_到鋼結構、門板、水管,甚至不少螺絲,具體型號、品牌、大小都有。”
如此一來,建筑中所有可見、不可見的部分均可溯源。這個10萬多平米的建筑,邊建造邊實現了數字化。比如鋼構件,掃描二維碼就能讀取生產廠家、生產時間、進貨時間、質量報告等全部信息?!暗任覀兘桓读藬底謱\生園區(qū),以后任何地方出故障,比如漏水,物業(yè)管理人員直接能在模型中看到管線走向、閥門位置,檢查起來有的放矢。”
甚至,建成后樓宇內的電能消耗、用水量、空氣質量,都可以清晰檢測,整個園區(qū)的所有攝像頭信息,也將清晰呈現。
大樓投入使用后,會不斷有新的活動,數字孿生的大樓也將不斷更新數據,如此龐大的數據量,需要依托非常前沿的大數據技術才能有效管理。區(qū)塊鏈、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將應用到城市管理運營和安全防護各環(huán)節(jié),從一開始就做好智能基礎設施建設。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項目立于田野之中,與普通的城市建筑區(qū)別很大,可以視作一座微型城市。有非常先進的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有可以收集2萬噸雨水的“海綿城市”系統(tǒng)……
“這個項目用的新技術,無論是綠色建設、智慧運營還是數字孿生園區(qū)等理念,將會在新區(qū)整體建設中大面積推廣。雄安,從一開始就是座不一樣的城市?!敝芮Х硎?。
建設這樣的項目很難?!霸谛聟^(qū)黨工委的堅強領導和雄安集團的精心指導下,中建集團組建了最強的團隊,施工過程中投入了最優(yōu)的資源,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也非常嚴格。”中建三局雄安新區(qū)指揮部黨工委副書記劉曉霖告訴記者。
走在即將完工的建筑內部,也能感受到與一般項目的不同。中建深圳裝飾公司的潘文濤指著天花板說,溫感、煙感裝置、各種管線等,都是提前在電腦中模擬、綜合排布,然后在現場一次性裝好。“五六個專業(yè)同時施工,安裝后的效果整齊劃一、簡單美觀?!?/p>
項目8個單體為裝配式建筑,如拼積木般,鋼柱、鋼梁、鋼桁架和樓面板、樓梯等構件均由工廠預制加工,運至現場直接吊裝。建成后,這里將是許多入駐企業(yè)在雄安的臨時辦公點。
值得期待的是,包括數字孿生概念在內的一系列新理念,都將用在未來的雄安新區(qū)城市建設中。在建設一座實體城市的同時,將鏡像地建設一座數字城市?!斑@是雄安智慧、雄安方案”,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感慨。
在當下的世界,還沒有這樣一座城市。
“咱這要建Number One”
偉大的城市建設背后,是無數人的默默奉獻。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租用了三個村子的地,位于容城縣容城鎮(zhèn)的馬莊村、白塔村和東關村。
時至今日,馬莊村村支書兼村主任姜志博還記得,2017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村民姜俊明在協議上按下了紅手印,這份1.75畝地的臨時占地協議書,成為了雄安新區(qū)與老百姓的“第一簽”。很快,同樣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第一樁”也在馬莊打下。
征地400多畝,過程異常順利。2017年9月6日,容城開了全縣動員大會,兩天時間,姜志博就說通了涉及到的全部老百姓。因為完成的早,所以大伙商議著找個吉利點的時間,“我們希望新區(qū)天長地久,所以時間上都是9,這是歷史性的時刻”。
話雖如此,村子里一下子涌入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這是此前從未見過的景象。許多村民的地也被征走了,需要大量的安撫工作。甚至春節(jié)期間,都不能燃放煙花爆竹,群眾們也都非常配合。
不遠處的白塔村,征地更多。
白塔村黨支部書記馬占茹也記得,第一次征用1100畝地時,老百姓非常支持,“很多人都在等著簽約呢”。今年3月10日,村里再次征地1000畝,同樣非常順利。甚至,有14戶村民拆遷,補償標準、政策還沒出臺,大家就同意了。加起來,村里已經有近一半的地,用于新區(qū)建設了。
不僅如此,村里住了六七百名外來務工人員,擠滿了外來車輛,很多村民的車甚至開不回家門口,大家也沒什么怨言,“對于雄安新區(qū)的認識,我們的村民非常到位,大家都知道一切為了更好的將來”。
“為啥會這樣呢?”姜志博自問自答,“老百姓都看過電視,也在微信上看過中央對于建設雄安新區(qū)的指示。誰都清楚,咱這要建世界Number One(第一)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