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演晚會合影
軍歌嘹亮
不覺間,演出過半,現(xiàn)場的氣氛卻未減半分。深藍色的夜幕上,月彎如鉤。
“軍歌嘹亮軍魂壯,氣振山河國威立。唱軍歌,抒豪情,喊出軍人的使命,震天動地……”在聚光燈的照耀下,身著白色軍裝的聶艷光彩照人,正似一朵綻放的莞香花。這曲《軍歌嘹亮》,是藝術團的團歌,也是東莞首張原創(chuàng)軍旅音樂專輯的主打歌。
“經(jīng)費有限,沒錢請名導、名策劃,怎么辦?只有自己來!”說起藝術團的首演晚會,聶艷至今清楚地記得當初的窘迫。那時,整場晚會沒有歌曲創(chuàng)作,沒有舞蹈編導,沒有服裝設計。400多名演職人員沒有舞臺經(jīng)驗,88人的大合唱隊也沒有教練。怎么辦?自己來!倔強的聶艷不會向困難屈服。她既當導演,又當策劃,既是編導,又是演員,就連主持詞、朗誦詞,她都一一包攬了。
演出頭一天,聶艷整晚沒有睡,這臺晚會凝聚了太多人的期盼,她不可以讓晚會出現(xiàn)任何差錯。第二天天剛亮,她便急匆匆地趕到演出現(xiàn)場監(jiān)督燈光、音響、背景屏和彩幕的調試,確保萬無一失。當晚,東莞電視臺迎來了一個收視高峰,整個東莞市都在關注著這臺別具特色的晚會。
如今的藝術團,早已成為東莞文化擁軍的一塊金字招牌。在全國有5個分團,團隊成員共有3000多名,擁有68人的雙管制管弦樂團,具有專業(yè)水準的非專業(yè)藝術隊伍50多支,被社會各界冠以“愛國”“軍旅”“雙擁”“原創(chuàng)”“藝術團”和“東莞首個”等各種閃亮標簽,聶艷也隨之成了東莞家喻戶曉的擁軍明星。
“我不能說它在藝術上有多么高的高度,我只是在為雙擁事業(yè)盡自己的一份力而已?!睙o論走得多遠,聶艷始終沒有忘掉當初建團的初心,那就是用文化推動整個社會崇軍尚武。聶艷深知,只有文化,才最具穿透力和傳播力。
5年多來,藝術團凝聚了3000多名團員,這其中,有現(xiàn)役軍人、有退役老兵;有紅二代,也有企業(yè)老板職工;有文藝愛好者,也有文藝精英;有事業(yè)單位職工,也有社會普通群眾。組建以來,藝術團先后出版發(fā)行了兩張愛國軍旅歌曲專輯,舉辦支持部隊文藝活動200多場次,舉辦支持地方和政府活動100多場次,支助社會受困人群救助金30多萬元,受惠官兵群眾達30多萬人……
回望藝術團的發(fā)展歷程,“雙擁”已成為一種深入骨髓的文化,融入到藝術團的各項活動之中。正如團長聶艷所說:“中國雙擁藝術團將努力成為東莞擁軍的一面旗幟,不僅服務于東莞駐地部隊,還將走出東莞、走出全省,為全國部隊文化建設貢獻力量?!?/p>
“莞草結結,結成連心鎖,連著軍民血脈不分隔……”耳畔又傳來聶艷的優(yōu)美歌聲。正如這首《莞情蘭香》所表達的那樣,軍民團結一家親,恰似莞草韌不可摧。勇敢開拓,不斷進取,不正是東莞人的雙擁精神嗎?沉思間,月已中天。同一天幕下,一朵正在怒放的莞香花,明艷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