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箭-73反坦克導彈是仿制前蘇聯(lián)AT-3型反坦克導彈的產(chǎn)品,1978年設計定型,是我軍裝備的第一代反坦克導彈。
? 全彈分為戰(zhàn)斗部艙和運載體艙兩部分,平時分離裝箱,使用時將兩個艙體通過快速卡鉤連接在一起;在彈體左上方彈翼根部裝有一個曳光管,用于在飛行時進行觀察和瞄準;戰(zhàn)斗部采用空心裝藥單錐型戰(zhàn)斗部;制導方式為目視瞄準、跟蹤、導線傳輸指令、手控制導。
改進型:紅箭-73A紅箭-73B紅箭-73C
全彈重:11.3千克
戰(zhàn)斗部重:2.5千克
彈長:0.84米
彈徑:0.12米
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
最小射程:500米
飛行速度:120米/秒
射速:2枚/分
破甲威力:150毫米/65度
紅箭-73B反坦克導彈我國第一代改進型反坦克導彈,適于單兵攜帶、地面發(fā)射或車載發(fā)射。主要用于攻擊坦克、裝甲車輛,也可用于摧毀火力點和簡易野戰(zhàn)共事。彈徑120毫米,彈重11.7千克,射程3000米,能破鋼甲180毫米。采用光學瞄準跟蹤、導線傳輸指令、紅外半自動制導方式。改進后的系統(tǒng)保留了手動操作功能。全武器系統(tǒng)由導彈、發(fā)射裝置和地面控制設備等組成。全彈重:11.7千克彈長:0.869米彈徑:0.12米翼展:0.349米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最小射程:400米飛行速度:120米/秒射速:2枚/分破甲威力:180毫米/65度> 紅箭-73C反坦克導彈紅箭-73C反坦克導彈與紅箭-73B反坦克導彈的原理基本相同,但采用了隨動發(fā)射架,在對目標的跟蹤過程中,發(fā)射導軌與瞄準具同步,使發(fā)射方向與瞄準方向始終保持一致,從而擴大了導彈的可攻擊區(qū),使作戰(zhàn)效能更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