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軍某部強化專業(yè)技術人才結對幫帶培養(yǎng)舉措
百余“老師傅”咋就被亮了“黃牌”
■段開尚 王穩(wěn)山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高明俊
“一定要完成任務,讓馬世超盡早通過上崗資格認證!”自從被機關“黃牌警告”后,作為幫帶責任人的火箭軍某部上士董相明就暗暗下定決心。
董相明是該部專業(yè)技術骨干,參加過不少大項任務,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4次獲評優(yōu)秀士官。這樣優(yōu)秀的“技術大拿”怎會被亮“黃牌”?這事要從一年前說起——
作為調整組建不久的新質作戰(zhàn)力量,該部為縮短人才培養(yǎng)周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型導彈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措施。其中,“結對幫帶”的育才模式由于與訓練的貼合度高,便于因材施教、固強補弱,最受官兵歡迎。2019年初,董相明和馬世超簽下《幫帶目標責任書》,結成幫帶對子。
起初,董相明對幫帶工作十分上心,為“徒弟”講授原理機理、教學操作技能,甚至周末一起加班補齊短板……馬世超也刻苦努力,專業(yè)考核成績不斷進步。
可后來,由于董相明參加某項任務,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花在幫帶上的時間漸漸減少,幫帶階段目標完成度也隨之下降。任務歸來,他又因家事探親休假一個月。再歸隊時,又被年終考核、評級考試等多項工作纏身,董相明逐漸把幫帶的事拋在腦后。
去年底,機關組織考核驗收,馬世超因成績不達標,沒有通過上崗資格認證。作為幫帶責任人,董相明被亮了“黃牌”,受到批評。
這次考核中被“黃牌警告”的不止董相明一人。據(jù)該部人力資源部門統(tǒng)計,去年該部396對幫帶對子中,有133對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相關幫帶責任人均被問責。
深挖原因,一些幫帶人精力有限、責任心不強,機關對幫帶過程動態(tài)監(jiān)管不及時、指導不到位等,都對幫帶質效造成一定影響。
“這133張‘黃牌’,既是對幫帶者的提醒,也是對機關自身工作的警示。”為確保幫帶質效,該部黨委成立人才建設領導小組,為幫帶對象“私人訂制”精準培養(yǎng)方案,詳細列出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學習訓練內容清單,并定期組織監(jiān)管問效。他們還推行“幫帶責任人與幫帶對象”雙向考評機制,立起獎優(yōu)罰劣鮮明導向……
栽了跟頭的董相明,再不敢大意。他按照機關要求,將馬世超參加訓練任務、考核比武等情況實時納入精準培養(yǎng)檔案,每月一小結,確保課目不缺、內容不減、標準不降。
前兩天,董相明參加完該部某集訓隊授課后,天色已晚。為確保幫帶工作不落下,他拿起幫帶計劃,對照次日訓練內容,認真走了一遍流程,然后又站在馬世超的角度,對可能出現(xiàn)的疑問進行了針對性準備。忙了好一會兒,他才滿意地回到宿舍休息。
在董相明盡心幫帶下,馬世超的專業(yè)考核成績排名靠前。董相明也在教學相長中補全了專業(yè)訓練漏項。
“大家都在暗地較勁,爭著教、比著學?!倍嗝鹘榻B說,其他被亮“黃牌”的幫帶對子也在想方設法迎頭趕上。他準備再想點新招,幫馬世超進一步提高訓練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