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愛”與“責”的尺度
■空軍某旅某連干部 劉科龍
黃沙漫天,某新型裝備實彈射擊陣地上,下士安杰半跪在瞄準器前。隨著射擊指令下達,導彈拖著尾焰呼嘯而出。
“首發(fā)命中!”聽到電臺傳來報靶聲,安杰摘下防風鏡,笑了??粗臉幼?,我既欣慰又感慨,因為就在去年,這個年輕戰(zhàn)士還一度想退役回家。
“我啥都干不好,還是別留隊了?!碑敃r,聽見安杰充滿沮喪的自責,我十分詫異。安杰是2022年9月來到連隊的,因為工作積極、訓練刻苦,很快就在同年兵中脫穎而出,成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還被推薦參加旅里的預提指揮軍士集訓。
我還記得第一次與安杰談心,說起他為什么來當兵時,他的回答非常篤定:“我想在部隊長期干,目標是在軍營建功立業(yè)!”眼看距離目標更近了,他為什么突然心生退意?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關(guān)注,我找到了原因?!鞍才挪缓侠怼薄爸v評不到位”“你怎么回事”“再認真一點啊”……那一周輪到安杰擔任排值班員,幾乎每項工作結(jié)束后,我都能看見安杰的班長鄧濤在角落里批評他。逐漸失去自信的安杰,工作越干越擰巴,人也開始“打蔫兒”。
細究鄧濤指出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有些“吹毛求疵”:雖然有更好的方案,但安杰的做法也不算錯。事后,我找到鄧濤,詢問他為何如此“針對”安杰,他的回答也很坦然:“玉不琢,不成器?!?/p>
與連隊其他干部骨干一樣,鄧濤對安杰寄予厚望,平時自然對他“高標準、嚴要求”。眼看軍士選晉工作即將展開,為了幫助安杰順利留隊,他更是“嚴上加嚴”,卻沒想到,這樣反而適得其反。
“幫助戰(zhàn)士成長,適當?shù)呐u確實必不可少,但如果只批評不表揚、只苛求不幫帶,戰(zhàn)士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就會受挫,很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聽我這么一說,鄧濤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帶兵方法出了問題,表示一定改變工作方式,積極進行正面引導。
送走鄧濤,我又找到安杰,肯定他之前的努力付出和出色表現(xiàn),同時告訴他鄧濤的良苦用心。談話結(jié)束時,我看見安杰的臉上已經(jīng)重新有了笑容。連隊再次摸排留隊意愿時,安杰遞交了留隊申請書,并在順利留隊后,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我想,“愛之深,責之切”這句話,基層帶兵人都很熟悉,但實踐中,把握好“愛”與“責”的尺度,卻并不容易。當戰(zhàn)士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批評指出固然重要,但同時循循善誘、教育引導亦不可少?,F(xiàn)在的年輕官兵思想活躍、個性較強,只有因人而異,“嚴管”與“厚愛”相濟,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成才。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朱海濤整理)
責任編輯/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