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李佳琦 發(fā)布:2025-09-04 09:41:06
多能一體 維穩(wěn)維權(quán)
■蘇 鵬 徐群程 解放軍報記者 劉 敏
萬眾期待中,武警部隊方隊如移動的鋼鐵長城一般,整齊劃一地闊步走向天安門廣場。
“向右——看!”隨著方隊領(lǐng)隊口令下達,受閱隊員齊刷刷地落地沉槍、移握槍頸、劈槍擺頭,向天安門城樓的方向莊嚴致敬。
正步丈量大地,劈槍挺立脊梁。道道銀槍寒光閃閃,映照著一張張陽剛堅毅的臉龐。方隊成員來自與華南游擊隊血脈相承的武警部隊所屬單位??箲?zhàn)中,華南游擊隊長期孤懸敵后,發(fā)展了東江縱隊、瓊崖縱隊等抗日武裝,為奪取抗戰(zhàn)勝利和支持太平洋盟軍作戰(zhàn)作出重要貢獻。
跨越數(shù)千公里,武警海警總隊海南支隊某艦3名官兵,從部隊駐地來到首都北京,代表全艦官兵接受黨和人民檢閱。該艦前身可追溯到瓊崖縱隊的“英勇善戰(zhàn)連”。
在長期革命斗爭與和平建設實踐中,一茬茬官兵傳承弘揚瓊崖縱隊精神,堅決聽黨指揮,堅守在海上維權(quán)一線。受閱隊員曲聰說:“我們要用鏗鏘正步彰顯紅色連隊的使命擔當,展示海疆衛(wèi)士的忠誠堅韌。”
這是武警部隊自1983年重新組建后第6次在天安門廣場受閱。歷經(jīng)多次調(diào)整改革,武警部隊編制體制、武器裝備、職能使命發(fā)生巨大變化,但“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wèi)士”始終是廣大官兵賡續(xù)傳承的光榮傳統(tǒng)和不變追求。
身著21式武警叢林迷彩作訓服,手持03式自動步槍,方隊第9排面受閱隊員董泳輝在閱兵場留下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走下閱兵場,他動情地說:“41年前,父親參加國慶35周年閱兵穿的是83式橄欖綠警服,手持56式半自動步槍?,F(xiàn)在,我們的裝備升級、動作標準更高,但‘黨叫干啥就干啥,黨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的誓言始終不變?!?/p>
錨定實現(xiàn)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武警部隊牢牢把握政治建軍要求,忠實履行使命任務,努力成為能打勝仗的威武之師、人民群眾愛戴的文明之師。
方隊最后一個排面基準兵許天陽,來自武警北京總隊執(zhí)勤第九支隊。入伍13年來,他始終堅守在使館區(qū)的執(zhí)勤哨位上?!吧碓谑桂^區(qū),始終不忘自己是中國軍人,始終牢記黨的話?!?月3日,許天陽第3次走上閱兵場,帶著這份自豪感和使命感,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出忠誠答卷。
除了像許天陽這樣的執(zhí)勤安保尖兵,方隊中還有奮戰(zhàn)處突維穩(wěn)、反恐突擊、海上維權(quán)、搶險救援一線的官兵代表。忠于職守、忠勇奮進、忠誠使命,受閱隊員們代表的是常態(tài)遂行多樣化任務、全面融入“平安中國”建設體系的武警部隊全體官兵。
向前,向前,在方隊最前方,隊員李輝高擎武警部隊旗,昂首闊步行進在長安街上。從大漠戈壁到萬里海疆,從繁華鬧市到邊關(guān)哨所,武警官兵在每一個人民需要守護的地方全時待命,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落地有聲,步步驚雷,伴隨著作戰(zhàn)靴砸向地面,00后受閱隊員李超用腳步丈量著人民衛(wèi)士的無限忠誠。正步走過天安門的他,曾在齊膝的淤泥中艱難跋涉——
駐地遭遇特大暴雨后,李超和戰(zhàn)友們每人背負60斤物資,徒步12個小時把食物送到被困群眾手中。腳下是被洪水沖毀的斷橋,耳邊是洶涌的激流聲,他們攙扶著群眾返回,腳步沉穩(wěn)而堅實。
“我們要繼承和弘揚革命先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銘記抗戰(zhàn)先烈對國安家寧的殷切期盼,經(jīng)得起各種考驗,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崩畛瑘远ǖ卣f。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今天,勝利的呼號回蕩在中華大地。無論是金水橋畔的英姿,還是深山哨所的堅守,無論是海岸線上的瞭望,還是水庫大壩的守護,武警官兵用同樣的“受閱”姿態(tài)履行著使命,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wèi)士。
(解放軍報北京9月3日電)